概念:
垃圾回收(Garbage Collection,GC),顾名思义就是释放垃圾占用的空间,防止内存泄露。有效的使用可以使用的内存,对内存堆中已经死亡的或者长时间没有使用的对象进行清除和回收。

算法:

标记-清除:

标记清除算法(Mark-Sweep)是最基础的一种垃圾回收算法,它分为2部分,先把内存区域中的这些对象进行标记,哪些属于可回收标记出来,然后把这些垃圾拎出来清理掉。就像上图一样,清理掉的垃圾就变成未使用的内存区域,等待被再次使用。这逻辑再清晰不过了,并且也很好操作。
不足:它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,那就是内存碎片。上图中等方块的假设是 2M,小一些的是 1M,大一些的是 4M。等我们回收完,内存就会切成了很多段。我们知道开辟内存空间时,需要的是连续的内存区域,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 2M的内存区域,其中有2个 1M 是没法用的。这样就导致,其实我们本身还有这么多的内存的,但却用不了。

复制:

复制算法(Copying)是在标记清除算法上演化而来,解决标记清除算法的内存碎片问题。它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,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。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,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,然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。保证了内存的连续可用,内存分配时也就不用考虑内存碎片等复杂情况,逻辑清晰,运行高效。
不足:上面的图很清楚,也很明显的暴露了另一个问题,内存代价实在太高。

标记-整理:

标记整理算法(Mark-Compact)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 — 清除算法一样,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,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,再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区域。 标记整理算法一方面在标记-清除算法上做了升级,解决了内存碎片的问题,也规避了复制算法只能利用一半内存区域的弊端。
不足:看起来很美好,但从上图可以看到,它对内存变动更频繁,需要整理所有存活对象的引用地址,在效率上比复制算法要差很多。

原文链接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A1eDYIUHuIfigTw2ffouw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